乌海市海勃湾区第五小学 李静
作为一名教师,心中想得最多的莫过于如何教好学生。十几年的语文从教生涯有辛酸,有快乐,更多的是那颗不忘"教书育人"的初心。
统编教材使用已有三年,初步统计换了百分之四十左右的课文,这个替换比率较大。很多老师把注意力放到了如何应对新课文上,这个无可厚非,但更重要的是对整体教材有一个通盘的把握。
我们要认真研究教材编写的结构框架,把每一个单元、每一课的知识、能力及方法提炼出来。统编教材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大的改进,各单元目标较为清晰,教学要点明确,让我们备课时也知道抓哪些"干货",做到"一课一练"。
当然,教师只教学生领悟到这些是不够的,要想让学生达到教学预设目标,必须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教材本身的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我在教学中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巧用绘画,给课堂添色
文字是一种抽象的符号,美术却是直观的艺术。在语文课堂上合理地安排绘画环节,不仅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小蜗牛》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有借助图画识字。我用简笔画的形式将蜗牛、草莓、蘑菇画到了黑板上,学生瞬间来了兴趣,也在本儿上练习。很快地学生简笔画学会了,生字也记住了。而且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孩子们对老师更是敬佩,认为老师什么都会,听课也更认真了。
二、组织表演,激发参与意识
教学是师生双方的交流。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做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孩子天性爱玩儿,有一种先天的表演欲望。我们如果利用这一点与教学结合起来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棉花姑娘》的一个教 学目标是"读出祈使句请求的语气,读好文中角色的对话。"我便设计了让孩子们"演一演"的环节。孩子们将"棉花姑娘、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演得惟妙惟肖,祈使句自然读得很好,而且角色代入还融入了自己的理解,真是意想不到的收获啊!
三、利用多媒体,调动感观世界
我们的课堂应该触及学生的心灵,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住。多媒体教学容易把学生带入积极的思维状态。《荷叶圆圆》这课的教学中,我们可以给学生出示荷叶、小水珠的图片,又能播放青蛙呱呱叫、蜻蜓空中飞舞的影像资料,让学生一下进入了故事的发生地点——一个长满荷叶的池塘。
四、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
其实,我们所有的教学行为都是手段,让学生学会并真正爱上学习才是目的。事实证明语文成绩好的孩子几乎都是特别喜欢课外书。这些孩子往往有很多的积累:语词的积累、素材的积累、情感的积累等。所以统编教材又增加了很多阅读的内容。语文园地中
“和大人一起读”的阅读材料,主要是儿歌童谣类、故事童话类、寓言类等。这些阅读材料,充满童真童趣,具有儿童文学的审美价值,是让孩子爱上阅读的好“食材”。孩子依傍着大人,和大人一起,拿着同一本书,目对同一篇文章,嘴念同一行文字,那种
“和你在一起”的感觉,让孩子和大人拥有了共同的阅读记忆。这种记忆是快乐的,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会自愿地反复地去做。这样,孩子就会不知不觉地走向
“我想读,我要读”的主动阅读境界。孩子在听大人读或读给大人听的过程中,在无声的文字和有声的语言作用下,对文字产生亲近感,对阅读产生兴趣。
总之,部编教材增加了经典性、文质兼美的传统文化篇目,需要老师和学生一起用心体会。部编教材引导我们不仅要从课本中汲取营养,还要去生活这个大课堂学习语文。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创造生活的热情。在钻研教材的过程中日日有感悟,时时有创新,让教材伴我成长,促我进步,从而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