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海勃湾区第五小学

>学校首页>教师园地>教师文章>内容详情

让朗读成为习惯 ——温艳斋

发布时间: 2018-12-10 15:05 发布单位: 乌海市海勃湾区第五小 浏览量: 997 【公开】

让朗读成为习惯

——温艳斋

    前段时间在头条新闻上看了一篇关于小学生阅读方面的文章,文中提到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附小党总支书记、校长——窦桂梅老师阅读方面的做法。她从教三十年,始终立足课堂,坚持儿童立场。以“语文立人”为导向,围绕完整人的发展,在长达几十年的主题教学理论与实践探索中,要求学生熟读背诵唐诗宋词三百首,熟记成语二百条,谚语俗语一百条,大量阅读适合学生的中外名著。因此,她的学生很爱上语文课,口语表达能力强,热爱写作,而且写作水平很高。学生语文素养这么高,得益于在小学学习生活中积累的丰厚的文学功底。

    联系自己的教学,也做过一些阅读方面的探索。要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升,就要结合教材指导学生多读书。要为学生设计各种各样的展示读书交流的平台。有班级读书交流会,有课前三分钟新闻播报,有读书笔记的摘抄等方式。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课外读书兴趣,扩大阅读量,积累语言材料,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我从四年级开始,在班级建立读书微信群——小小朗读者平台。每周六让学生将所读书目中的经典部分摘抄到读书笔记上,充分练习好朗读,将读书笔记的照片和音频发到班级微信群。朗读的书目结合教材推荐,每月推荐一两本书,朗读的内容结合每单元的主题,以朗读中外经典名著为主,增加了学生自己喜欢的有意义的文章篇目,学生的优秀作文。例如:学习人物描写这一单元,重点让学生读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展示朗读内容以经典的家喻户晓的“桃园结义”“赤壁之战”等为主。通过这样的精读,让学生领略名家的精彩绝伦的语言文字,感悟中华语言文字的魅力。

    重视评价,提倡学生人人听后评价。我在微信群中示范评价,在课堂上师生共同欣赏朗读出色的学生音频。评价主要从三方面进行:一是朗读的内容选的是否经典,适合自己;二是朗读是否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三是书写是否工整、是否按时上传。每学期评选一次班级的小小朗读者。寒暑假不间断,一直坚持了三年。“小小朗读者平台”开设一年后,我班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习作有了明显的进步,内容充实了,语言流畅了。两年后,学生能够落落大方地与人交流,写作文不发愁,尤其是细节部分描写生动。到了第三年,爱读书的学生越来越多,在教室里,在校园中总能看到学生或在静静地朗读,或在交流书中的精彩内容。可见,朗读对于语感培养、能力提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每周上传朗读音频已经成了学生的习惯。

    “腹有诗书气自华”当朗读成为一种习惯时,学生会爱上读书,成为一个精神充实富足的人,而这种习惯将会影响学生一生。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

技术支持:内蒙古自治区大数据中心

  

备案信息代码:蒙ICP备2021001270号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