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落实教学常规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本周海勃湾区教研室各学科教研员到海区五小进行“蹲点跟踪”听评课活动。此次活动涉及语文、科学、道德与法治、综合实践、音乐、心理等学科。教研员、校领导、以及我校教师走进课堂,聆听了各学科近二十节常规课,并在课后针对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给予全面的评价,充分肯定了教师们在教学工作中的亮点,同时也对教师们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海勃湾区教研室郝文军主任对我校八位语文教师的常规课进行了跟踪指导。
10日,五年级郑景樱老师执教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和汪维依老师执教的《慈母情深》同是第六单元课文,课堂上让学生学会了人物的描写方法。段姝聿老师执教的《太阳》一课,让学生通过圈画关键词的方法,概括每一个自然段的意思,最后帮助学生理清课文脉络。
课后,郝文军主任在给五六年级的老师评课中指出,真正抓住语文学科改革的核心要义,凡是一读课文就明白的,不要问,不要变成问题,教师要理解问题是什么,不要反复问学生问题。教师一定要独立解读文本,提高教学能力水平,在授课时注重区分作者的表达方式,客观方面与主观方面相结合,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11日,解雅欣老师在执教《我要的是葫芦》一课中,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识字、认字。利用汉字是音义、形统一体的构字规律,结合偏旁表义这一特点,既帮助学生复习了以前学过的生字,又学习了本课的生字。
赵楠老师执教的《寒号鸟》以视频导入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老师绘声绘色的示范朗读让学生入情入境。并利用多种方法识字,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年轻有活力的白秀连老师执教的是《雾在哪里》,这是二年级上册的一篇童话故事。白老师运用了有趣的谜语引入,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接着以问题引导孩子来学习课文,让学生循序渐进地熟悉课文,感受雾这一自然现象。
评课环节中,郝主任针对低年级教学,为一二年级老师带来了一场教育教学改革的“头脑风暴”,他那形象贴切的比喻,幽默风趣的语言让在场的每一位老师都听得津津有味。他指出,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最有力的抓手,是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在充分研读课本的基础上,剖析每一课的重难点,有针对性地讲解,教师的教育教学用语要精练,做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领者。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孩子,鼓励学生多朗读,达到熟读成诵、其义自见的效果。语文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靠的是日积月累,是一个慢功夫,就像品茗一样愈久弥香,只有真正沉下心来搞教育,才会收获教育事业的春天。
12日,王亚萍老师执教的文言文《王戎不取道旁李》,课文虽然简短但描写十分生动。王老师从理解课题入手,引导学生回顾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巩固已有学习经验,接着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借助其注释读懂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最后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讲述下来。
任晓晶老师执教的《搭船的鸟》一课,注重学生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按顺序观察鸟的特点。
课后,郝主任在评课时指出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积累语言,每一篇课文都是一个好的素材,学生通过多读自然而然明白其中的奥秘。主张复述训练,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学习语文。
创客,在于开发、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朱悦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节生动的创客课堂。本节课以人工智能为主导培养学生计算思维及实践能力,激发探究的热情和积极性。以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学习灯光的变化,从而锻炼简单编程的掌握;利用行走躲避障碍物的直观体验,进行思维逻辑的转化使机器人小汽车灵活运动并避障。通过这些智能工具与技术,建立了学生对人工智能的认知及生活的感悟。
赵踊老师执教的是《让幻灯片变得更漂亮》,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在幻灯片中输入文字,改变文字的字体、字号及颜色,把文字变成艺术字,设置幻灯片背景” 的操作方法和相应修饰工具的使用,并且通过实践操作,学会对幻灯片进行美化。
海勃湾区教研室赵海培老师在评课环节对综合实践课程进行简单的讲解与分析,并针对这三节课提出了在时间和实践操作上做适当调整,合理安排,将知识点细致划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海区五小的科学老师们为教研员实操展示了《伪全息投影》、《暗盒电路》、《物体的沉浮》、《彩虹雨》等精彩的实验。
实验中教研室杨济远老师对出现的问题同老师们进行了深入地讨论交流并提出改进措施,并且为大家带来了《空气炮灭蜡烛》《神奇的磁铁》的实验,开拓了教师的视野,同时强调科学课实验教学是重中之重,课前老师要做下水实验,课中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实验,课后反思实验,从而达到提升科学教学能力的目的。
李海茹老师的《玩得真开心》是一年级的道德与法治课。她结合低段学生的年龄特点,精心设计,运用鼓励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要“更开心、更健康”的玩耍,达到了水到渠成的教育效果。
崔继方老师执教的《生命最宝贵》采用形式多样的亲身体验活动,结合学生身边真实的案例来开展教学,让学生在具体的课堂体验情境中感受生命的宝贵,形成自我保护意识,达到了知行合一,指导学生健康地生活。
王东平老师的《中华民族一家亲》教学导入自然,教学素材资料紧跟当前的形势,内容涉及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民族团结等内容,教师的讲与学生的学环环相扣,使教学有序的开展。
在研讨环节中,海区教研室张永梅老师对我校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给予肯定,教学设计精巧,教学呈现多样,教学效果显著,从课堂教学中看到了老师们的真情投入,认真教学,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落实了德育目标。
此次区教研员“蹲点跟踪”听评课活动,为我校课堂教学精准把脉,为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思路,提供了策略和方法,同时促进我校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升。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