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民族团结教育滋养童心
——海区五小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思政课”主题活动
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引导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海勃湾区第五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思政课”主题活动。 “总书记教导我们,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9月23日,党员王东平老师的一堂《中华民族一家亲》,拉开了“民族团结教育思政课”主题活动的序幕。 王老师的这堂课生动活泼、内容丰富。通过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的方式,让同学们不仅了解了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和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更让同学们感受到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各族人民密切交往、守望相助、休戚与共的深厚情谊。

课上王老师以56个民族同唱“我和我的祖国”视频导入,营造了全国各民族在党的领导下亲如一家人,温暖和谐的氛围。然后联系学生生活经验,交流所知道的少数民族人口分布、风俗习惯等,介绍了内蒙古民族语言授课中小学使用国家统编教材的重大意义,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国家,各民族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各地又有不同的方言。如果各讲各的,谁也听不懂,就难以形成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就无从谈起。只有语言相通才能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形成高度认同,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宪法、法律规定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中国人,不论哪个民族,也不论哪个地区,都必须学好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这是宪法法律赋予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每个公民国家意识和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具体体现。

“石榴环抱,千子同一!”王老师还通过互动展播等方式介绍了古代“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等历史遗迹;讲述了“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等民族融合小故事,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认同感,把民族团结的种子深深种在孩子心里。